在青岛男篮的训练场上,一位身高接近2米18的年轻中锋正在进行运球训练,只见他连续胯下运球,突然一个背后换手,轻松过掉防守队员,动作流畅得仿佛一名经验丰富的后卫,这位年轻人就是杨瀚森,青岛队的新星,也是中国篮球未来内线的希望,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大个子拥有着与身高完全不符的精湛运球技术,在这个身高级别中实属罕见。
被低估的运球技艺
在过去一年中,媒体对杨瀚森的报道多集中在他的篮下脚步、防守威慑力和传球视野上,各大体育媒体的分析文章津津乐道于他媲美约基奇的高位策应能力,却很少深入探讨他同样出色的运球技术。
“瀚森的运球能力在这个身高确实很罕见,”一位长期跟队采访的记者表示,“我们之前更多关注他的传球和篮下技术,但实际上他的控球能力同样出色,在训练中,他经常能够完成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运球动作,这对一个大个子来说太难得了。”
技术特点分析
杨瀚森的运球技术有着明显的特点,首先是他的重心控制能力,通常而言,身高超过2米10的球员在运球时很难保持低重心,但瀚森通过出色的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能够在运球时将重心降得足够低,这使他的控球更加稳定。
他的双手均衡发展,不少内线球员仅限于非惯用手运球过渡,而瀚森左右手都能熟练完成胯下、背后和转身运球动作,在青岛队内训练中,他经常与后卫一起进行运球训练,并且能够完成大部分要求。
第三是他的运球实用性,不同于单纯的表演性运球,瀚森的运球技术能够直接转化为比赛中的优势,他能够从三分线外运球突破,也能够在中距离位置通过运球创造进攻空间,这种能力使得防守者不敢轻易放他一步,否则就会被他一步过掉。
训练背后的故事
杨瀚森的运球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据青岛队教练组透露,从青年队时期开始,瀚森就被要求每天进行额外的运球训练,当时有些教练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毕竟传统观念中,大个子应该专注于篮下技术和投篮。
但瀚森的主教练却有不同看法:“我们当时就意识到,现代篮球对内线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能够自己运球推进、能够从外线发起进攻的大个子,会给对手的防守带来巨大麻烦,所以我们从很早就开始强化他的运球训练。”
训练是艰苦的,每天训练结束后,瀚森都要额外进行45分钟的运球练习,包括各种基础运球、组合运球和对抗下的运球训练,夏天的时候,他经常一个人在训练馆里练习运球,汗水浸透了地板。
“最困难的是克服身体的不协调,”瀚森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身高这么高,一开始运球总是磕磕绊绊,球经常会打到脚上,但我坚持下来了,现在运球已经成了我的本能。”
比赛中的实际应用
在本赛季的CBA联赛中,杨瀚森已经多次展示了他出色的运球能力,在对阵北京队的比赛中,他在三分线外接球后,面对对方中锋的防守,一个快速的体前变向接背后运球,直接过掉防守队员完成上篮,这个进球让现场解说员惊呼:“这完全是一个后卫动作!”
另一场对阵广厦的比赛中,瀚森更是展示了他全场运球推进的能力,在后场抢下篮板后,他一个人运球穿越全场,在对方防守尚未落位的情况下直接攻击篮筐得分,这种表现对于一名中锋来说极为罕见。
青岛队主教练对弟子的这项技术非常看重:“在现代篮球中,位置模糊化越来越明显,瀚森的运球能力让我们可以设计更多战术,有时候我们可以让他运球过半场,这样能为后卫创造无球跑动的机会,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让他从外线运球发起挡拆,这给防守方带来了很大困扰。”
未来发展的关键
拥有出色运球能力的内线球员在当今篮球世界中越来越珍贵,从NBA的恩比德、唐斯,到欧洲联赛的众多技术型内线,运球能力已经成为顶级大个子的标配技能,杨瀚森在这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这为他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篮球专家分析认为:“瀚森的运球能力让他有可能发展成为更加全能的现代中锋,他不仅可以打低位,还可以在高位发起进攻,甚至偶尔客串控球者,这种多样性会让他在国际赛场上更有威胁。”
运球技术还有提升空间,专家指出,瀚森还需要加强在高压防守下的运球能力,以及运球后的投篮衔接,随着身体力量的增强和经验的积累,他的运球技术将会更加成熟。
杨瀚森的运球能力如同隐藏的宝藏,终于被人们所发现和欣赏,在这个篮球运动不断进化的时代,拥有多种技能的大个子球员越来越受到青睐,瀚森的运球技术不仅是他个人武器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了中国篮球新一代内线的发展方向。
随着赛季的进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位年轻中锋身上那种罕见的技术组合——高度与技巧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不被注意的训练馆日日夜夜,源于一个年轻球员对篮球技术的不断追求和突破。
未来已来,杨瀚森正用他罕见的运球能力,书写着中国篮球的新篇章。
发布评论